文章检索
共0条 每页20条 页次:1/1
- 1
文章正文
国内钢企行业集中度较低 未来继续提升钢铁产业集中度
工信部数据显示,2020年中国钢材产量达到13.25亿吨,同比增长7.7%,然而产销量全球第一的中国钢铁行业,却十分依赖铁矿石原材料的进口。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,2020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为11.7亿吨,创历史新高。
由于疫情后的铁矿石价格一路飞涨,也导致国内钢铁企业的成本增加,不得不开始缩减产能。三众纯铁了解到,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,7月份国内粗钢日均产量279.97万吨,为2020年4月份以来的最低值,环比下降10.53%;生铁日均产量235万吨,环比下降7%;钢材日均产量358.1万吨,环比下降11%。
宏源期货黑色组负责人曹晟对记者表示,市场集中度偏低直接造成钢铁企业“大者不强,小者不弱”的局面,不仅导致规模经济效益的丧失,而且加剧了产能过剩。现阶段中国钢铁行业集中度依然处于较低水平,提升行业集中度有利于降低行业竞争成本,加强行业对上游矿山资源的议价能力,而且在提高行业产能利用率的同时,也将提升铁矿、焦炭等资源的使用效率,进一步促进“碳达峰”早日实现。
2020年,中国前十位钢铁企业行业集中度仅为39.2%,这一水平远低于日本、美国、韩国、俄罗斯、印度等其他主要产钢国。为了提升国内钢铁企业的综合竞争力,《指导意见》提出,“十四五”期间(到2025年)力争前5位钢铁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40%,前10位钢铁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60%;在不锈钢、特殊钢、无缝钢管、铸管等细分领域培育1家-2家世界级专业化引领型企业。
天风期货黑色组负责人李文涛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大钢材生产国,粗钢产量占比超过50%,初级钢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较好水平,但我国钢铁行业面临产业集中度低、铁元素对外依赖大、海外矿山权益占比低、高端产品少和初级钢材产品出口过多等诸多问题,导致我国钢铁产业只能分得产业链很小的一块利润。
李文涛认为,“《指导意见》对于钢铁行业会带来非常重大的影响。首先,大型钢铁集团会不断兼并重组,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;其次,超大型钢铁集团通过内部资源调配,更容易促进钢铁产品创新,逐步冲破技术壁垒,最终使我国从钢铁大国真正成为钢铁强国。”